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专题范文 > 关于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总结15篇(范文推荐)

关于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总结15篇(范文推荐)

发布时间:2024-02-22 08:25:01

关于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总结本次培训,着重突出了一个“新”字,“新”课标,“新”课改,“新”技术,“新”思路,对中学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成长起到了重要的指引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总结15篇,供大家参考。

关于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总结15篇

关于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总结篇1

  本次培训,着重突出了一个“新”字,“新”课标, “新”课改,“新”技术,“新”思路,对中学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成长起到了重要的指引作用。现对本次培训总结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

  这次培训活动得到了区教委、区教师进修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培训前,进修校李明刚校长、于中恒副校长、后勤主任杨伟等亲自到学校联系培训场地、检查设施设备、落实后勤服务,还多次组织学科教研员研讨培训方案,商榷培训内容,强调培训纪律,强化过程督导。大足中学对本次培训给予大力支持,确保了这次培训取得圆满成功。

  二、培训的目标

  1、了解什么是卓越课堂。通过学习对“卓越课堂”的建设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与理解。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明确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2、帮助中学信息技术教师进一步理解、领会和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变化,在课堂教学中全面落实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

  3、树立现代知识观,转变教育观念;掌握修订版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掌握新教材和新知识,构建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知识;掌握新技能和新方法,准确诊断和有效解决信息技术学科学习内容疑难问题,提高学科教师对教学内容分析能力和研究水平。

  4、更好掌握中学信息技术的备课、评课、说课等方面的技能,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理论水平。

  三、取得的成绩

  (一)新课程理念得到深化

  培训期间,通过学习重庆市教委义务教育“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大足区教委“互动式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组织学习、讨论本学科“卓越课堂”五年行动实施方案。使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对“卓越课堂”的建设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与理解。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其次,通过专题讲座、观看教师的上课、视导过程中的典型案例,对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落实信息技术课程理念作了诠释;此外,对照重大版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抓关键词,对其变化作了诠注。通过以上方法,使参培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有了全面的了解和重点的理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学科教学特点得到加强

  为使参培教师对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主要特点有基本的了解,明确了基础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主要目的与任务,对教学目标的有效把握,教学重难点的确立提供支撑,转变了以往教学中重“结果”轻“过程”的观念;从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特点着眼,重点从如何引领学生亲历信息技术探究的原则来构建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结构,体现学科特色。为使参培教师直观理解、感悟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基本特征,开展了《moodle平台的创建及运用》、《浅析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说课》、《信息技术教师能力素质结构及专业成长途径》、《如何进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浅析析教师如何上课》、《评课的原则、标准》等专题讲座。双桥实验中学周燕老师的讲座中分析了微课的概念和作用,详细讲解了微课的制作方法,通过展示了一些成功有趣的微课实例及自己制作的课件,激发了老师们对微课的兴趣,引发了老师们对教育在未来的发展和变革的思考。龙岗中学朱福学老师的讲座“信息技术的教学设计方法”,对教师今后教学有很好的启迪。万古中学黄赢聪校长结合自身成长经历的专题讲座 “信息技术能力素质结构及专业成长途径”对教师的触动很大,引发共鸣,效果好。

  四、存在的不足

  (一)培训的内容还不能完全满足各层次教师的需要。

  在本次参培的50位教师中,专职信息技术教师较少,大多还是从事其它学科或行政工作兼任信息技术学科的,造成培训的内容不能满足不同层次教师的需要。

  (二)硬件设施不完善,限制了培训的效果的最大化发挥。

  由于大足中学机房无投影、白板等设备,限制了培训效果的最大化发挥。形式显得单调。

  五、今后工作的思考

  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如何使今后信息技术学科的培训工作更具实效和操作性,特作如下打算:

  (一)稳定的学科队伍,是课程实施的基本保障

  长期以来,信息技术教师不配套是部分学校客观存在的现实。在无法配备专职教师的情况下,希望做到信息技术课时能相对集中,并使兼课教师相对稳定。只有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才有利于教学的管理,才能保证新课程的顺利实施。

  (二)加强信息技术学科教师技能培训,促进教师更好成长。

  我区信息技术教师70%以上的教师都是转岗教师,受自身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的局限,部分教师的个人能力不足,并且教师兼任的任务多,学校工作安排较杂乱。所以,为了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性,必须加强信息技术教师的个人技能培训。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关于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总结篇2

今年我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的学习,这无疑将给我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提升和改善。为了能让本次培训学习起到真正的实效,真正让自己获得真才实学,我制定了如下研修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专家的讲解引领,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促使自己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二、研修目标

1、转变固有的教育观念,与新时期的教育观念保持一致。

2、提高自己对信息技术应用在英语教学中应用的理解能力和操作能力。

3、能结合有关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针对英语教学不断反思和总结,提高自身的专业发展能力。

三、研修方式及内容

1、积极学习

珍惜这次培训提升机会,认真遵守培训能力提升工程的各项要求,每天挤出时间上网学习,专心听讲,认真聆听专家报告,并做好必要的记录。无论专家报告何种风格,都坚持在最快的是时间内调整思路,融入专家讲解思路,内化成自身的知识,弥补自己专业知识的不足。

2、聆听请教

对讲解中不明白问题和教学中的困惑,及时上网查询并向同行请教,努力向寻求专家帮助解决。积极参与研修班的各项研讨活动,努力向各位学员交流学习,拿出自己的问题请教各位学员,与各位学员共同探讨。

3、反思提升

每天结合自己在培训学习中的感受写出学习心得、研修日志,发表在班级培训平台上,与各位学员共同交流探讨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应用能力。

4、学以致用

争取通过学习,在研修结束后写出研修学习的体会和收获。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发展学生能力,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能使传统与现代教学媒体互相渗透,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

有老师说,好学才能博学,博学才能让教学生动有意义。一个教师的认知背景是怎样的,他的学生的能力就是怎样的。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认知背景,才能得到学生的喜欢。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做一名新型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师。希望能得到导师的指导,助我成长!

关于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总结篇3

本次培训,着重突出了一个“新”字,“新”课标, “新”课改,“新”技术,“新”思路,对中学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成长起到了重要的指引作用。现对本次培训总结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

这次培训活动得到了区教委、区教师进修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培训前,进修校李明刚校长、于中恒副校长、后勤主任杨伟等亲自到学校联系培训场地、检查设施设备、落实后勤服务,还多次组织学科教研员研讨培训方案,商榷培训内容,强调培训纪律,强化过程督导。大足中学对本次培训给予大力支持,确保了这次培训取得圆满成功。

二、培训的目标

1、了解什么是卓越课堂。通过学习对“卓越课堂”的建设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与理解。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明确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2、帮助中学信息技术教师进一步理解、领会和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变化,在课堂教学中全面落实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

3、树立现代知识观,转变教育观念;掌握修订版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掌握新教材和新知识,构建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知识;掌握新技能和新方法,准确诊断和有效解决信息技术学科学习内容疑难问题,提高学科教师对教学内容分析能力和研究水平。

4、更好掌握中学信息技术的备课、评课、说课等方面的技能,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理论水平。

三、取得的成绩

(一)新课程理念得到深化

培训期间,通过学习重庆市教委义务教育“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大足区教委“互动式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组织学习、讨论本学科“卓越课堂”五年行动实施方案。使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对“卓越课堂”的建设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与理解。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其次,通过专题讲座、观看教师的上课、视导过程中的典型案例,对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落实信息技术课程理念作了诠释;此外,对照重大版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抓关键词,对其变化作了诠注。通过以上方法,使参培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有了全面的了解和重点的理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学科教学特点得到加强

为使参培教师对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主要特点有基本的了解,明确了基础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主要目的与任务,对教学目标的有效把握,教学重难点的确立提供支撑,转变了以往教学中重“结果”轻“过程”的观念;从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特点着眼,重点从如何引领学生亲历信息技术探究的原则来构建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结构,体现学科特色。为使参培教师直观理解、感悟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基本特征,开展了《moodle平台的创建及运用》、《浅析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说课》、《信息技术教师能力素质结构及专业成长途径》、《如何进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浅析析教师如何上课》、《评课的原则、标准》等专题讲座。双桥实验中学周燕老师的讲座中分析了微课的概念和作用,详细讲解了微课的制作方法,通过展示了一些成功有趣的微课实例及自己制作的课件,激发了老师们对微课的兴趣,引发了老师们对教育在未来的发展和变革的思考。龙岗中学朱福学老师的讲座“信息技术的教学设计方法”,对教师今后教学有很好的启迪。万古中学黄赢聪校长结合自身成长经历的专题讲座 “信息技术能力素质结构及专业成长途径”对教师的触动很大,引发共鸣,效果好。

四、存在的不足

(一)培训的内容还不能完全满足各层次教师的需要。

在本次参培的50位教师中,专职信息技术教师较少,大多还是从事其它学科或行政工作兼任信息技术学科的,造成培训的内容不能满足不同层次教师的需要。

(二)硬件设施不完善,限制了培训的效果的最大化发挥。

由于大足中学机房无投影、白板等设备,限制了培训效果的最大化发挥。形式显得单调。

五、今后工作的思考

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如何使今后信息技术学科的培训工作更具实效和操作性,特作如下打算:

(一)稳定的学科队伍,是课程实施的基本保障

长期以来,信息技术教师不配套是部分学校客观存在的现实。在无法配备专职教师的情况下,希望做到信息技术课时能相对集中,并使兼课教师相对稳定。只有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才有利于教学的管理,才能保证新课程的顺利实施。

(二)加强信息技术学科教师技能培训,促进教师更好成长。

我区信息技术教师70%以上的教师都是转岗教师,受自身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的局限,部分教师的个人能力不足,并且教师兼任的任务多,学校工作安排较杂乱。所以,为了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性,必须加强信息技术教师的个人技能培训。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关于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总结篇4

培训已经接近尾声,由最初大部分人的懵懵懂懂,到今日的全员参与,小小的改变离不开继教网领导们的耐心指导,也渗透着我们全坊学员们的辛勤努力和如火的学习热情。作为坊主,心中有喜有愧,高兴的是感谢领导们对我们全坊学员的工作和学习的肯定,愧的是这个“坊主”当之有愧,总觉得自己做的并不是太好。不管怎样,既然做了,就和大家说一说我是怎么做的。

1. 在第一阶段,把本坊学员建立QQ群,及时了解学员的学习情况,并共同修订工作坊研修计划。

2. 在第二学习阶段,主动熟悉平台, 明确培训任务要求。工作之余,我会经常登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后50学时)培训网及QQ群,查看有没有小纸条或新的动态,及时解答学员的问题,帮助学员如何选课及学习,并参与项目讨论中。

3. 在阶段三,更新教育理念, 技术支持专业发展环节中,学员有作业,要及时批改学员的作业,了解学员的最新学习动态,有哪些进步或不足,以便下一步的学习研修修订。除此之外,我还注重优化评价,调动学员积极性,对于积极主动的学员要给予及时的鼓励和奖励,以此激发更多学员的积极性。

4. 在阶段四和阶段五这段时间,及时更新学员的学习的最新情况,发现问题能及时解决,关注近期研修动态。共同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醒学习快的老师要多帮助操作不熟练的老师,并鼓励学员把研修收获运用于实际教学。

以上就是我在管理工作坊中的做法,谈不上优秀,但是我尽心尽力,严格遵照任务单的要求和流程来做,尽可能地帮助学员提高信息技术及教学应用能力,同时我在这个过程中也是有所收获的,感动的是大家的不畏艰难,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学到的是组内的团结互助和集思广益的教学新方法。

关于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总结篇5

1、关注学生心理问题,调整教学目的

在以前制定教学计划中,对学情分析只是针对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上,忽略了对学生心理研究,开学后,结合王玉老师讲授予的学生心理知识,我积极与学生接触,了解学生心理问题,比如有的学生不爱与同学交流,但他们内心对知识有一定的认知,只是表达能力差,有的学生网瘾大,耽误了学习,只是基于虚拟世界的沉迷,针对发现的众多学生问题,制定了教学计划,在课堂教学中关注那些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帮助他们成长。

2、教学理论得到了充实,教学方法得到了提升

在以前的教学中,我们教授新课的方式就是教师演示操作,学生练习,以此达到操作技能的掌握。在这种简单的师生互动教学模式中,缺乏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学生对知识只是被动的接受,没有主动参加进来,这种教学模式与指导纲要的不符,没有达到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目的,在此次培训中,我们学习了行动导学法、探究法、思维导图的使用等新的教学方法,教师的讲解渗透到了教学环节的方方面面,让我们在教学过程对教学方法有的选择。此外,在此次培训中,

还学习到了很多的教科研方法,比如教学反思、论文的撰写、教学随笔,通过此种方法总结自己的教学生活,查漏补缺,借此提高和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3、专业知识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培训中,王磊老师、姜海宁老师为我们讲了相关的网络知识,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计算机网络中域、IIS技术的应用、FTP网站的建立等网络技术,为管理好学校繁多电教资源打好了技术基础。新学期开始,我利用学校静态IP的优势,建立的学校的FTP网站,让教师在家中通过互联网上传教学和下载教学资源,提高了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提高了教学资源的安全性、可靠性。

总之,在此次的培训中,我见识了很新鲜的教学思想及教学方法,对我们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以此次学习的认知为基础,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学习,通过师生活动的有机结合,达到培养学生学习的目的。

关于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总结篇6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渗透也不断加深,尤其是电脑与网络技术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丰富,紧密,在教育教学中引进新的技术,丰富教学手段,开拓学生的视野,也成了20世纪向21世纪跨越的最有代表性的进步标志之一。 自从在教育教学中引进了电脑和网络技术以后,多媒体手段给教育教学带来的便捷和丰富内容等各方面特点已经被太多的人正面歌颂了很多次,如果我再长篇累牍地复述这些优点的话,除了凸显我的盲从和浅薄之外,对于我的成长没有半点益处,因此我还是提出一些质疑,唱一些"反调",毕竟只知道随声附和而无个人思考和思维颠覆的"反思"是完全丧失其真正意义的"反思",而这种应和也违背了这次培训的真正目的。 首先,我担心在目前中国计算机普及程度不高的情况下,一味地强调多媒体手段的对课堂教学的渗透,会不会一方面加大了硬件设施不足的学校,城市,地区与硬件设施齐备的学校,城市,地区之间的教学手段差异,使落后的更自卑于经济的落后,使发达的更满足于"设施齐备,手段丰富"的光环中,一味追求手段而忽略了教育的本质。

如果这种基础教育落差长期存在的话,会造就两种层次的基础人才,当他们进入高等学府深造的时候,高等学府教育将要面临一个如何调整教育基础标准的问题。标准定低了,会浪费教育金费和资源;标准定高了,会脱离教育实际。当然,这个问题实在不在我一个小小普通教师能解决的范围之内,我的忧心也许有些多余。 其次,一个课件好与坏的标准应该怎样确定?因为起步晚,所以目前的不完善存在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们不能坐视这种存在长期得不到改善。我并不认为那种加入了大量音乐甚至flash的课件就一定好,那种只插入了静态图片的powerpoint课件就一定不够好。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对课件的评价,用更多的观察数据证明哪一种类的课件更有吸引力;在课件展示中,学生到哪一阶段容易出现思维和视觉疲倦;课件的能力拓展部分应把握怎样一个度?

最后,我觉得并非所有的科目都适用长期的媒体教学。今天我看了很多柳州市小学教育史上最优秀的课件,涉及科目不可不多,课件类型不可谓不丰富,但我想并非所有的科目都适合长期或高密度地使用媒体教学。别的科目我没有涉猎,我单就自己所熟悉的语文来发表一些浅见吧。今天有一课件是关于数星星的 ,在课件的拓展部分,教师罗列了许多象星星一样多而密的事物,学生可以通过这些事物反复揣摩文章意境,展开想象,但我们知道,孩子是天生的幻想家,他们异想天开的程度远远胜过被世事磨掉棱角而畏首畏尾的我们。我们罗列那么多具体明确的事物,没错,会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了解客观的唯物世界,但我们会不会无形中确立了"优秀且标准答案"的典范,而使学生思维的野马只剩下一个出口,大大缩小了学生幻想的空间。再者,我们不能否认因为个体差异的原因,一些学生的不善于思考或是懒于思考的。老师为他们能力拓展的部分做了那么多的功课,他们习惯于接受鼠标一点翻到下一页就有答案的学习和思考模式之后,还乐于孜孜不倦地发问和想象吗?他们还乐于沉浸在寻求答案的漫长而艰难过程当中吗?

电脑技术起步更早一些的欧美国家为什么现在仍把传统教学手段作为主要的教学手段?单从经济角度考虑说他们资金不足是站不住脚的吧。我想更多的是他们早就意识到电脑和网络等多媒体手段仅仅是手段,而非教育的目的和本质!

千年前没有那么多教学手段和教育技术,孔子门下三千负盛名者已有七十二人,所以我们应该坚持教无定法,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原则。教育教学是我们坚持千年的传统和教学真谛,手段始终要为目的服务,离开了这个目的,单纯追求华丽丰富的手段,我们的教育教学难免走进买椟还珠的误区。因此我想我们的教育中引进多媒体手段应该是以这种手段和方式是否真正地促进了我们学生的能力发展,扩大了学生的知识积累,丰富了学生的视野为评价标。

关于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总结篇7

这次暑假教育局对我们信息技术全体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使我受益匪浅,使我深刻的认识到,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正飞速的发展,越来越深刻的改变我们的学习方式。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将作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志,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对教师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只有教师的素质高,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为了适应工作的需要,教师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高,以适应当今教育形势需要。从小培养学生掌握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信息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也是增强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教师而言,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进行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的一大趋势。信息技术教育培训给我带来了一次与现代技术接触的机会。

通过学习我的最大收获是:

一直认为信息技术就是教给学生计算机知识,通过这次培训才知道计算机技术只是信息技术的一部分,计算机只是我们获取信息最有效的工具。

一、教育观念的改变

1、本次培训,最大的收获是使我的教育理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也就是说,信息技术教师在教给学生信息技术技能的同时,更要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2、信息技术是一门新的学科,所以没有现成的教学规律可循,而本次培训就我们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通过教师展示,指导,其他学员的探讨,使我学会了如何写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设计,学到了许多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而且师生平等,使我更易于理解与接受。使我认识到怎样从学生的角度,将自己的课设计好和上好,并且很大程度的弥补了我的计算机知识的缺陷。

二、教学方法的更新

1、趣味学习法。

兴趣无疑是最好的老师,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会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特别关注,只有关注了,你才会去主动探究学习。因此,我们在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入门教学时,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观看一些动画学习课件,让学生以观看卡通的方式去学习了解信息理论知识。学习鼠标的基本操作时,可以利用学生喜欢的小游戏进行教学。到了高年级也应如此,我们应利用教学艺术,例如趣味引课,活动竞赛激励等。始终让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就会乐学,主动学,达到我们意想不到的效果。

2、探究尝试法。

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课程,课堂上讲半天,只看不练,不如让学生上机操作几分钟。相信对这一点,我们从事多年信息技术课教学的老师一定身有感触。对于操作系统和一些教学软件的操作小技巧和小常识,内容繁杂,达到同一种目的的方法往往不是唯一的,有多种方法,因此你不可能把每一种技巧和方法都教给学生。因此我主张,平时要教育学生,告诉他们,只要你上课时,除了不要用力敲击键盘、鼠标和不正常关机,不造成计算机硬件损坏外,在听清楚老师的讲解和要求后,你可以大胆探索、尝试操作。在实践教学的课堂中,我发现学生的这种学习方法,是最行之有效的。给同学们更多的自由空间,它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让学生自己学到很多课本中没有讲到的东西,甚至有些时候我们也会跟着学生学到意想不到的知识和技能。

3、合作学习主题活动法。

信息技术课不仅仅只是为了学习信息技术操作,往往是围绕着一个活动主题,在完成主题的过程中,去学习一定的信息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合作学习主题活动法,不仅体现学科之间的整合,使学习活动生动有趣。学生在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了学习的内容,掌握了信息技能,还学会了与同学进行合作与交流,发展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了学生的多方面能力。

4、观看演示讲练结合学习法。

就是让学生观看教师或同学的演示操作后,再进行技能操作练习的一种学习方法。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觉得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室等教学软件进行教学演示,也是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它可以帮助我们很好的完成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观看同学的操作演示,可以让学生相互交流学习,给学生一个展示的机会,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例如,让学生看自己和伙伴的作品,进行相互评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和鉴赏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取长补短,相互学习,激发学生的智慧火花。

总之,我觉得这次培训很有实效,使我学到了许多知识,也使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一定要努力深研,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把时间都用到学习中去,充分利用自己身为信息技术教师的优势,多利用网络的优势,不荒废时光,化荣誉为压力,为今后教育教学多积累宝贵知识财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轻松工作,轻松生活。

关于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总结篇8

当今,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正飞速的发展,越来越深刻的改变着我们的学习方式。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正成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养之一。而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对教师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对于教师而言,如能把现代信息技术完美地融合到教学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这次“云中漫步组”的培训,时间虽短,但受益匪浅。主要收获如下:

1、扩展了知识面,更新了教育观念。

通过培训,我的教育技术理论和专业教学水平同时得到提升。本次培训的实用性非常大,拓宽了我的知识面,培养了我们交流提问、互相学习、勤于思考、乐于研究的良好习惯。它不“花架子”和“空头理论”,而是让我们确确实实有收获,并将之应用到教学当中。本次学习更新了我的教学观念,让我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更注意自己的教学态度、对学生的分析更彻底,比如说对教育云平台就让我学以致用,使我们的教学更精彩。

2、学到了许多实用的信息技术,提高了综合能力。

从这次培训安排的内容来看,它设计的非常有梯度。不仅有理论上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它设计了很多实际操作性的题目,这样就教会了我们许多很实用的技术,比如:白板的使用,教学平台的运用;教学资源如何上传和下载;个人空间的建设等。通过培训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一改过去只会用PPT的落后状态,可以说终于尝到了信息化教学的甜头。在我校的公开课教学活动中,我充分运用本次所学习的知识,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和教育云平台相结合,上了一节精彩的公开课,得到学生和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

总之,通过教育技术的培训学习,我认识到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信息教育技术前进与变革的需要,它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生学习兴趣,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积极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整合教育资源。

关于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总结篇9

网络,在现代社会已经变得十分普遍了,我们随处可以看见使用网络的人,老年人、小孩子、中年人人们使用网络看电影、炒股、浏览新闻、办公等等网络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一个崭新的面貌!有了网络,人们办公更加高效,更加环保,减少了纸张的使用。正好符合了我们当前的环保主题——低碳、节能、减排。

确实是,网络不同于我们的现实生活,它虚拟、空泛、看得见却摸不着,而我们的现实生活,给人感觉真实。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的活动有着一定的条例、法规规定,在网络世界中,虽然是虚拟的,但是它也有它的制度、法律法规。

在这里,我简单罗列些一些关于网络中的法律法规:早在1991年,国务院就发布了《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其中第三十条(五)未经软件著作权人或者其合法受让者的同意修改、翻译、注释其软件作品;(六)未经软件著作权人或者其合法受让者的同意复制或者部分复制其软件作品;在94年又相继出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条例:

(一)违反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

(二)违反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备案制度的;

(三)不按照规定时间报告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发生的.案件的;

(四)接到公安机关要求改进安全状况的通知后,在限期内拒不改进的;

(五)有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其他行为的。

所以在网络世界中,违法了也一定会追究责任。这和我们的现实生活一样,并不像我们想的,因为网络世界是虚拟的,所以可以乱说,在上面乱整。传播色情、不利于社会安定的话,也一定会受到处罚,对于那些为了利益利用自己高超的技术手段攻破别人的电脑系统,这肯定是违法的,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经常看到这样的案例,应该说这些事例给了我们血淋淋的教训,所以,我们在使用网络的时候一定要遵守法律法规,不搞破坏,在网络上进行正常的健康的交流,充分使用网络资源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和知识面!

关于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总结篇10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日益扩大,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正进入中小学教育教学领域,对传统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以及教学内容带来了具大的变革,由此对学校干部和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和校长培训工作会议指出:“中小学教师在掌握计算机知识及应用方面发展很不平衡,多数教师对计算机基本技术缺乏了解或者掌握程度偏低,还不能或不擅长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教学工作之中。这种现状限制了计算机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的广泛应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观念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革新的步伐。我们必须对全体中小学教师进行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培训;开展以普及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教育部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中指出:“把信息技术教育作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要通过各种方式对全体中小学教师进行一轮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培训。”根据教育部和上海市教委有关文件精神,各区实施了中小学幼儿园非计算机学科的干部和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项目,通过系统培训,较好地提高了广大教师的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能力。

就以闸北区来说,现在广大教师都能熟练地上网、寻找资源、收发电子邮件,为教育和教学服务,其中涌现出一大批佼佼者。许多的教师利用掌握的知识,自行建起了颇具特色的学科资源库,如六十中学研究型课程教学支持网、回民中学绘世作文网站、风华中学物理数字实验室、彭浦新村第一小学网络伙伴学习资源库、闸北区三中心小学阳光学习网站等。学科教师更是能利用信息技术支撑,广泛应用到学科教学中去,取得了良好效果,风华初、新八中和青云中学的老师运用学到的技能自行制作的初中语数外课件在全区推广使用,实小、一中心、彭一小等三校教师联手制作起始年级多媒体课件,实施全区共享,都取得了很好的影响和效果。几年来,我区许多教师参加市、全国的学科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比赛,均获得好成绩。如今,我区视频会议、网上办公、远程教学、学生信息管理等一大批应用项目顺利实施,也得益于教师整体信息技术水平的提升。

思考一: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存在的问题

尽管前一阶段的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我们还应该冷静地看到,发展的不平衡,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还存在一些问题,大致有:

1、对教师信息技能内容理解的不一致

在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工作,关键是培训的内容。一般包括三个层面:一是技术层面;二是理论层面;三是教学设计和方法即整合应用层面。但我们细心地观察,发现许多人一提到教师培训,就与教WORD、EXCEL、FLASH、设计网页等划上等号,自觉地把培训单纯地理解为技术培训。实际上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一方面要通过相关软件地学习,但更重要地是要培养以下方面的能力:

a、信息意识能力。教师的信息意识能力是指教师对信息的敏锐度,捕捉、分析、判断和吸收信息的自觉程度,教师要树立现代教育的信息观,自觉地将各种信息工具应用于教学中,善于使用因特网上的信息资源。

b、教学设计能力。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是以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学习资源的利用为基础进行的,教师应该能将各种资源放在特定的教学环节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

c、获取信息资源能力。在基于资源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要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根据问题搜集信息找答案,当然要求教师首先要自己先通过网络来获取相应的信息,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因此,对教师获取信息资源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我们许多同志,包括一些领导对这方面理解不一致,制约了该项工作的进一步推进。

2、重技术、轻理念。在信息技术技能的培训中,我们常常忽视教育信息技术理念的培养。信息技术培训要使中小学教师认识到教育信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掌握从事信息教育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要的是更新教育观念,提升教育教学技能。我们在工作中发现:区教育局花了很大精力着力改善学校信息环境,在城域网和校园网上提供了许多优秀的教学资源,互联网这方面资源也不少,而我们有许多教师一遇到教学活动,诸如开课、能力比赛,就首先想到的是自己或者是找人制作课件,这一现象充分说明在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中,“资源共享”的理念没有较好体现。在日前对3916位教师进行了师资队伍建设的问卷调查中,当问及“教师培训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方面”时,有50.43%的教师选择了“教育教学理念方面”,居其他选项之首,也正反映出以往培训在此方面的不足。

3、重学习、轻应用。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而我们发现有不少教师,在信息技术培训中,由于刻苦努力,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成绩。但学完以后回到学校,由于自身或客观的原因,没有将学到的技能用于教学,久而久之,掌握的操作技能很快生疏,信息技术为教学教育服务更无从谈起。

4、重培训、轻科研。在培训中,我们发现,不少学校没有将信息技术培训工作与教育科研工作很好地结合,产生脱节,致使发生一些学校培训工作开展得很超前,但适合本校的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却严重滞后,使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提高缺乏后劲。

5、重眼前,轻规划。由于领导的重视,许多学校都把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培训放上议事日程,每学期年都有实施计划,有自培、他培、自学、奖励等一系列措施。但我们发现这些学校因没有一个明确的长期的培训计划,缺乏针对性、系统性,严重影响了培训的效果。

6、培训运作方式过于整齐划一。教学一线的教师大部分是十分欢迎接受信息技术的培训,由于在培训运作方式中所采用的团体推进、整齐划一的运作范式难以激发其学习的兴趣,不能满足其学习的需要。一些培训课程安排的练习往往是消化教师教学的操作知识点,这就使层次参差不齐的学员没有机会更好地提升个体技能,常常流于形式,即不能促成信息技术与诸学科的整合,也不能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受训教师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难以发挥。7、培训课程函待及时更新。我们观察一下,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大致经历三个阶段,一是信息技术技能培训,二是初级的应用,集中在演示型的课件制作上,这两个板块我们已经完成。第三阶段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随着二期课改的深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就显得尤为紧迫。现实中,新课程培训与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存在两张皮现象,既“有思想没有技术”和“有技术没有思想”并存,相当部分应用培训仍停留一、二层次上,真正把信息技术应用融入教与学全过程中的培训不多,造成应用始终在初级层次徘徊。所以技术与基于课程整合的相关培训,势必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思考二:完善教师信息培训的几点想法

综观各校多年的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经验,特别是借鉴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的经验,新的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培训框架可以是:结合实际,合理规划;任务驱动,提高能力;注重素养,提升理念;科研引领,提高实效;实绩跟踪,人性评价;突破时空,体现个性。

1、结合实际,合理规划,确定内容。

教师教育信息培训作为一项工程,必须系统、科学地规划。在调查摸底、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培训内容。在新的一轮培训中,要改变过去虽根据不同对象划分不同的培训班,但其授课内容差异不大,针对性还不够的做法。比如数学教师可以将几何画板作为必修课程;物理教师可以将金华科仿真试验室作为必修课程;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学习网络管理基础课程,只有这样,因人而异,展开教学,才能使培训产生更大实效,更能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2、任务驱动,激发兴趣,提高能力。

这是指在培训过程中,要改变过去简单地从掌握技能的角度出发,一个软件一个软件地讲,培训指导者必须围绕与迎合受训教师本人的实际问题与预期目标,根据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设计一系列具体任务,受训教师在任务驱动下,通过资源收集、筛选、整合以及交流协作与意义建构,在规定时间内利用信息技术完成具体任务,这种以教师本身教学问题为中心的任务驱动训练方式能大大提高受训教师的培训兴趣与实践能力。

3、注重素养,提升理念,重在设计。

这是说,在新的培训中,要增加计算机文化素养的教学内容,改变过去重操作技术的培训。同时要结合培训,改变受训教师的教学观念,使信息技术成为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力工具,在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上起到作用。还应该把教学设计作为受训内容,目的是把理论与课堂教学实际需要结合起来;把学和用统一起来,提高培训的时效性。

4、科研引领,学科整合,提高实效。

在今后的培训中,我们是否可以基于教师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来进行,把科研引领我们的培训。比如我们可以把教师培训与教育信息化、学习网络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诸方面确立培训的科研的课题,通过对课题的研究,让教师对新的教学理念有一种亲身的体验,并通过学术讨论、教学观摩等形式,探索出适合本校、本学科、本人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并将此用于实际教学中,将教育信息技术培训与学科整合的研究结合起来。通过培训促科研,通过科研推进培训,彻底改变培训与科研脱节的现象,使我们的培训工作取得更大的实效性。

5、过程评价,实绩跟踪,人性评价。

改革培训的评价方法,对今后搞好信息技术培训工作是事关重要的。过去培训的评价,主要看最后一次考试,事实证明,这种评价方法是不利于今后的培训工作进一步发展。我认为评价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予以考虑:第一对教师的学习过程评价,主要内容有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学习态度,当前学习成绩等。第二实践评价,就是说,最终的评价还要考核到培训结束后,在指定的时间内,教师回到学校,能不能把学的东西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应用,以及应用的效果怎么样。如运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次数、发表相关论文的篇数、参加相关课题研究的个数以及学生的反馈等方面对教师进行评价。我们在教师问卷调查中,当问及“你希望的培训考核方式”,只有8.86%的教师选择“常规考试”,而有25.24%的教师选择“教学案例研究成果展示”,远远高于提高其他选项,从中反映出教师希望评价方式更切合实际,更好地促进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的呼声。第三,评价要人性化。这是指评价既要有一定的规范,又有一定的灵活;既要有一般的标准,又要有个性的内容等,不要把评价作为“管、压”学员的法宝,而要成为让学员认识自我,超越自我激励机制。

6、突破时空,体现个性,网络培训。

这是指,在加强教师继续教育信息化环境的建设的基础上,探索校园网环境下教师培训的新模式。目前有些计算机培训模式不太适合广大教师的需要。因此,可以从需要出发,探索一套既先进又切实可行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体系。比如可以开展利用网络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试点,设立“在线课程”,教师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学习内容,自行确定学习方法和时间,而作为师训管理部门只要合理把握评测标准和规范管理程序,可能会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上海市教委提出了的“上海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最新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通过四年的努力,通过“管理通”、“教学通”、“培训通”、“社区通”工程,全面推进“校校通”工程的应用”,而这“四通”工程的主力军是教师,教师的信息素养制约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步伐,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将是一个长期工程,需要我们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与时俱进,才能适应新一轮教育改革发展的需求。

关于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总结篇11

20xx年18日开始,在綦江区教师进修学校和学校精心安排下,我开启了信息技术2.0网上培训旅程,选择了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B2微课课程设置与制作,C1跨学科学习活动设计三个微能力点进行了培训。这次培训时间短,任务重,要求高,但我能按要求认真参加了前测、视频学习、作业、后测等各个环节的任务,收获很大。

一、三个微能力点的学习收获很大。

在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学习中,进一步了解了有关学情分析的意义、作用,系统的学习了有关学情分析的问题设置、软件使用方法和分析方法,还亲自使用“问卷星”软件制作了一份问卷调查表。

在微课课程设置与制作学习中,老师详细地介绍了微课的起源;可汗学院的发展;利用各种软件制作微课的技巧。在学习过程中,我学会了使用“雨课堂”软件,该课件对于教育教学有强大的功能,可将课前、课上、课后的每一个环节快捷地展示更多内容,最大限度地释放教与学的能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雨课堂”将复杂的信息技术手段融入到PowerPoint和微信,在课外预习与课堂教学间建立沟通桥梁,让课堂互动永不下线。使用“雨课堂“,教师可以将带有MOOC视频、习题、语音的课前预习课件推送到学生手机,师生沟通及时反馈,课堂上实时答疑、弹幕互动。“雨课堂”科学高效的个性化功能,使教与学更轻松便捷。进一步了解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方法实施教育教学的高效多能,提高了我们信息化应用能力,这有利于今后更好地教学。

跨学科学习活动设计能力点培训收获和启发特别大。跨学科学习活动致力于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在单一的学科背景下,学生很难得到于复杂情境中解决问题的体验.因此,为学生创造一个能自觉运用多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是支撑活动的关键。在学习中,学到了很多理论知识,设计方法和技巧。通过观看课堂教学视频,具体感知了跨学科学习活动的课堂魅力,教师把控课堂的能力。

二、通过培训进一步拓宽了教育教学视野。

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方面加深了认识,提高了操作能力。这次培训点燃了思想的火花,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通过不断学习、不断实践,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路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次训练针对性强,目标明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到了更多的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服务于教学的方法,它一定更好地应用到教学活动中去,充分提高学生们的多重感官的体验,确保课堂效果更好。

三、通过学习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个人思考。

“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是指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把信息技术及其所承载的信息资源、信息方法和课程的教学等要素有机结合,共同完成学科的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容忽略三个问题。

一是教师必须明白在一节课中使用信息技术的目的。要知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作用,不能用课件、视频代替教师组织教学、讲授、指导等重要作用。基于什么目的,能起到什么作用,教师必须清楚。

二是教师必须找准使用时机。在教学过程中,基于使用目的后,在使用时间点上必须把握准确,才能起到助理教学目标达成的效果。

三是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自主使用信息技术的素养。在信息技术时代,学生容易过度依赖网络,什么都在网上查答案,没有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少数孩子缺乏监管,游戏成瘾,视力下降,甚至浏览吸收了一些不良信息。

关于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总结篇12

为提高我校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水平,更好的完成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根据东光县教育局关于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全员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应用能力培训的有关要求结合学校教育装备情况和教师队伍实际,制定我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为依据,以全面提高学校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促进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为目的,组织开展以信息技术应用知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网络教学资源及网络办公平台运用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技术培训,全面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

二、培训目标

通过本次培训使我校教师进一步提高现代信息意识,提高现代信息技术水平,能独自对计算机进行必要的维护;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一般操作与使用,具有使用教学软件的能力;了解因特网的信息服务,能利用因特网获取、交流、处理与应用信息;会熟练使用办公软件进行文字处理,表格处理;掌握课件修改、制作、多媒体素材加工等技术。进一步提高在职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教育教学服务的能力与水平,以更加优化的教育教学手段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三、组织保障

为了保证达到培训目标,确保培训工作的顺利实施,特成立培训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为副组长,信息技术教师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培训的组织工作。

培训领导小组组织全体教师培训,具体完成以下工作:

1、制定培训计划;

2、集中组织培训、学习;

3、组织教师利用网络自学;

4、组织考试并建立培训档案;

四、参训人员

本校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应用能力培训的参训人员包括:全体教学管理人员、在职教师。

五、培训方式

集中培训与网上自学两种方式相结合。集中培训每周不少于1小时,自学可利用河北省远程教育网、河北省教师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应用能力培训教材等进行自学,每周的自学时间不低于3小时。

关于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总结篇13

X月X日,我参加了在陕西南郑举行的全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工作推进会及培训者高级研修班。本次研修班的举办,主要是对提升工程2.0试点实施以来的工作进行总结,交流经验,明确任务,夯实责任,推进工程顺利实施,促进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融合创新发展,为我省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打下坚实基础。研修班既是一次业务培训会,也是对提升工程2.0实施进行再动员、再部署的工作会。在为期五天的学习当中,我聆听了专家讲座、案例分享,进行了现场观摩以及能力点的实境测评。通过学习,我对2.0工程的实施目标、实施路径、考核方法、考核流程、考核细则及考核组织实施有了清晰的认识。

2.0工程实施的总体目标是:到20xx年,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通过示范项目带动各地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基本实现“三提升一全面”的总体发展目标。(“三提升一全面”是指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显著提升,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

实施的路径是:省市统筹、区县负责、学校自主、全员参与。

学习的方式是: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线上培训2学时,线下实践研修2学时,线下实践研修主要是依据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教师校本应用考核规范》进行,校本考核规范设置了三种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学环境、混合学习环境、智慧学习环境)四个考核维度(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学业评价),以及30项微能力点。教师在参加完不少于2学时的线上培训任务后,依据学校制定的研修目标和任务,至少选择两个微能力点作为线下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通过研课磨课,授课评课等环节,最终将线下实践内容转化为成果提交到校本应用考核系统。

考核的流程是:先进行校级初评,再进行县级复核,然后省级复审。考核达标后发放证书。

通过试点学校的案例分享、现场观摩,我对如何推进我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工作,有了明确的思路和方向。我觉得要做好全员参与、整校推进,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于校情制定整校推进计划

首先要仔细研判学校、教师、学生现状,在此基础上,学校根据实际制定《提升工程实施规划》,在《规划》中明确学校的发展愿景及目标,强化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不断提升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推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明确信息化发展年度目标,划好时间节点和目标任务。

二、组建一支强有力的队伍

1、信息化管理团队

我校组建由校长领衔,教务、科研、信息化主任、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参与的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准确评估学校信息化教学状况,制定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和校本研修方案,建立健全有利于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各项制度,构建教师信息化发展自觉成长的新机制,确保学校提升工程2.0培训与应用得到有效落实。

2、信息化培训团队

学校精选教学能力强,信息技术优的教师,组建校级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培训团队,采用混合研修相结合的培训方式,线上线下相结合,以观课议课、学案例研讨、课堂实录分析等为主要内容,引领学科教师学技术、用技术、用好技术,服务于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

3、信息化研究团队

组建信息化研修共同体,通过组建“骨干引领、学科联动、团队互助、整体提升”的研修共同体,围绕学科课程标准、专业教学标准,以问题为导向,以专题研修为抓手,推进相关教学设备和学科软件应用,通过推门听课,引领课,示范课,微型课等信息化教学校本研修,打造“技术创新课堂”。

三、基于学的课堂选择好微能力点与1.0时代的任务驱动、技术学习、个体学习不同,2.0时代我们的任务是整校推进,应用考核,靶向学习。

全部学习涉及30个微能力点,如何选择能力点十分重要,选择能力点低,教师提升空间小,选择能力点过高,一部分教师难以完成,学校技术设施跟不上,会使学习达不到效果。根据学校教师的年龄结构,建议0岁以上的教师选择A能力点(基础能力点)两个,40—49岁的教师至少选择一项A和两项B(提升能力点)能力点,3至40岁的教师选择两项B和一项能力点(发展能力点),3岁以下教师至少选择一项B和两项能力点学习培训,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和特长教师选择三项能力点进行学习培训。四、出台激励机制,实现有效监管评估出台学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激励措施和管理办法,明确学校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考核与测评工作办法,及时记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必修学分。通过各种竞赛活动表彰先进个人,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骨干教师认定等条件,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纳入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提升工作进行过程监督和质量评价,并将评价结果纳入学校量化考核和评先选优工作。把2.0提升工程工作纳入教师业务考核,在评优树模方面优先推选。

关于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总结篇14

作为教育战线的一员,我有幸参加20xx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远程培训项目——“国培计划”信息技术培训。其培训的模式新颖,充分发挥了远程教育的作用,让广大教师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到优质的学科培训资源,共享网络学习资源,大大提高培训的质量。在本次河北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培训中,我们从“观看视频、阅读资料——班级交流讨论、集中答疑——交作业”这三个环节来细化学习任务,感觉有点像玩游戏闯关,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提高的平台。在本次信息技术培训中,我转变自己的学习观念,高度重视、认真负责的按照每个模块的要求去学习、完成学习任务,促进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通过培训学习,觉得收获颇多:

一、 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养

多年来由于思想认识的偏差及学校条件的限制,在农村中小学中难以开展正常的信息技术教学活动。我一直认为信息技术如同劳动技术、美术、思品等课程一样可有可无。信息技术就是单纯的电脑操作,教师上信息技术课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学会操作电脑,特别是对于农村的小学生来说,学会正确开机、关机就算是完成了教学任务。之间的很多信息 技术课时就用来给学生观看视频,学生不用呆在教室里学习就觉得非常高兴。从学期开始到学期结束,没有一个领导听过一堂信息技术课,没有一个领导对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开展提过合理化建议。作为农村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师,即使没有按照大纲完成教学任务,还是很受到学生的欢迎的。

自从参加了培训学习,对照各个模块的培训知识,发觉自己以前的想发异常幼稚。针对我校的实际,我认为在农村中小学中,要按照大纲要求上好一节信息技术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我们农村小学还有很多学生家庭没有电脑,很少有机会与电脑接触。学校的计算机少,电脑配置低,难以保证学生正常上机实践的问题,给正常的信息技术教学带来了诸多不便。在此次培训中,我转变自己的学习观念,坚持每天都上网学习,参与在线交流并高质量完成作业。并且注重学思结合,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在不断反思中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让我在学习中感觉到农村信息技术教师如何成长,如何应对等都是一个新问题。就像我们乡镇小学的教师,只有转变教育观念,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提高自身素养,更加努力地工作,才能实现一名农村信息技术教师应有的价值。

二、提高专业理论知识水平

此次培训是通过电脑、网上课堂自学,虽然是这样,但是听着老师的.讲解,让我懂得了很多以前所不了解的知识,让我感觉到真是学无止尽,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还有待于提高,要在今后的教学生活中还需不断地学习,充电。在培训中,我了解信息技术基本工具的作用,认识了多媒体,了解计算机在其他学科学习中的一些应用。掌握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设计方法,能够用信息技术有效设计学科教学方案。掌握有效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准确诊断和切实解决学科教学问题,提高课堂教学实施和评价能力。了解学科教学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能够在各个学科教学中选择运用,改进课堂教学及其研究行为。明确课程改革与发展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新要求,能够在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学生辅导、学业测评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教学研究理论和学科教学研究方法,能够进行学科课堂教学案例研究,并形成初步成果。

三、提高课件制作水平

掌握多媒体技术,熟悉多媒体软件的使用,了解多媒体课件制作流程已成为当代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而制作课件既要讲究精美又要讲究实用。制作课件是一个艰苦的创作过程,优秀的课件应融教育性、科学性、艺术性、技术性于一体,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潜能,强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所以通过此次培训使我学会从网上等多种途径下载视频、图片、flash等资源,以及截取网页和视频等,并将它们整合到课件中等技术操作,从而制作出更加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于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总结篇15

一、培训为了啥

培训就是为基本实现“三提升一全面”的总体发展目标,即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显著提升,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

个人认为,决策力和执行力是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两大支柱,制定符合校际并接地气的整校推进方案,并严格按照既定任务与时间节点执行。培训团队(研修团队)信息化指导为培训实施保驾护航,提供技术支持和研修范例。

通俗地说,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就是一种全员参与的创新型校(园)本培训,学校基于各自的信息技术环境,针对全体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实际,聚焦教师学科信息化教学,以提高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等能力为起点和归宿。

培训为了啥?就是利用信息技术,让你的教学、工作、生活更加便捷。例如:利用智慧课堂反馈的大数据,对学生进行个别化指导(C5能力点:基于数据的个性化指导)。常态化疫情下,利用“腾讯会议”召开家长会,促进家校交流和合作(B7能力点:家校交流和合作)。恶劣天气,使用叫车软件打车比路边瑟瑟发抖招手拦出租车更便捷(C3能力点:创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结构化的体现

(一)系统规划结构化

教育部、安徽省、合肥市、新站区、区内学校均建立了培训系统规划,最终落脚点是学校,从整校推进教师培训、校本应用考核、支持保障和监管评估举措四个方面,进行规划方案的整体设计。

(二)培训运行结构化

首先,各校举行启动仪式、解读方案、专家引领、专业培训。其次教师开展网络培训,包括观看课程、参加工作坊研讨。再者教研组、教师开展校本研修,完成线下30学时的认证。最后实施微能力测评,形成教师培训与校本研修、实践应用的“组合拳”,最终实现训、研、用、评的“四位一体化”。

微认证是一个面向培训迁移的新评估方法,是一种基于能力评估和证据导向的教学能力微认证机制,可依据独立、具体、明确的原则,把一项能力分解成若干的微能力。它使得大规模个性化的能力提升成为可能。

微认证的参与过程包括:选择、学习、实践、收集与提交。它的主要特点是:细微精准、能力聚焦;非正式学习、自定节奏;能力评估、实践导向。

本人结合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实践,参与了4个微能力点学习、研修及实践,分别为A10学生信息安全意识的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第四板块:社会责任)、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B6技术支持的展示交流、C2创造真实学习情境。立足学科、结合经验、反复学习(在开放大学及合肥市云平台反复观看课程,均已提供了“教科书”式范例)、实践研究、提交作品。

三、收获与反思

(一)从“培训”到“赋能”

怎样才能“赋能”?一是个性化,每个人学的内容不一样,要精准诊断与探究;二是应用性,就是学以致用的能

力;三是伴随性,要和实践无缝链接。本次的30个微能力刚好具备了以上三个特征。

合肥市七里塘小学结合2.0培训开展了第五届智慧课堂暨美丽课堂展示周活动,各学科均参与其中,涉及到跨学科学习活动设计、创造真实学习情境、基于数据的个别化指导等微能力点。智慧课堂教学实践卓见成效,真正能让老师轻松教学,学生快乐学习,实现师生共同发展。

合肥一六八新店花园学校结合2.0培训开展了信息化课堂教学大赛,比赛中,20名教师都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优化课堂教学,充分展示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学特色和教学智慧。教无定法,学无止境,一群年轻教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中去,不断创新,利用信息技术打造高质量、高效率的课堂,这就是在落实“双减”——提质增效、减轻负担。同时在新站区首届“新星首秀”教学评比活动中取得骄人成绩。

合肥市伦先小学结合2.0研修在寒假期间开展了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活动,就课件、微课、融合创新应用教学案例、论文进行了校级评选,提高了教师信息素养,也为20__年参赛做好了准备。

新站区社会事业局自成立教育教研室以来,仅在教育信息化方面就常态化开展了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活动、STEAM教育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活动、信息技术应用大练兵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并与广大教师就教研信息化融合创新、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应用、教师信息素养培养提升等方面进行了研训交流与展示,有力促进了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和专业成长。每年开展学生信息素养综合实践活动、信息学科普日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有力推动了全区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高质量发展。

(二)从“吐槽”到“PK”

3月底,很多老师咨询获奖是否能够免测;4月上旬,我梳理了全区近三年获奖情况,符合中级免测条件的教师近400人,截止4月19日20时,仅168名教师申请中级免测,原来这些符合中级免测的教师都在提交微能力测评材料,向测评高级等次进军。4月11-13日通过调研,几个校长(分管校长)反馈2.0测评,中老年教师反应比较难,存在“吐槽”现象。4月18-19日,合肥市园上园小学、兴海苑小学、关井小学等学校咨询,老师们积极性很高,参加高级测评教师数超过50%如何处理。从“吐槽”到“PK”,说明教师们重视了,真实体会到“做中学”的意义,常态化疫情下,老师越来越感觉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随时都要准备做好线下、线上教学模式的顺利切换。

微认证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变化,例如资深骨干引领——青年先锋反哺,个体单兵作战——伙伴协同共研,单独学科封闭——跨多学科融合等关系的重构。

(三)从“舒适区”到“深水区”

说实话,部分教师没有强烈的、急迫的学习动机,还停留在培训就是听听讲座、网络研修后“混”个学时证书的层面上。在后疫情时期或常态化疫情防控时期,什么样的信息化培训模式会引领教师走出传统教学的“舒适区”,积极开展创新教学实践的“深水区”呢?如何借助2.0的培训,加大课题研究和成果推广等等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和探究。

前两天看到一篇文章,分享如下:生物研究小组对三个分别由30只蚂蚁组成的黑蚁群进行追踪,以观察它们的分工情况。结果发现,大多数蚂蚁都很勤快,清理蚁穴、搬运食物、照顾幼蚁,几乎没有停歇。然而,有少部分蚂蚁却无所事事,终日在蚁群周围东张西望,从不工作。生物学家把这少数蚂蚁叫做“懒蚂蚁”,并在它们身上做了标记。有趣的是,当研究小组断绝掉蚁群的食物来源时,那些勤快的蚂蚁立马乱成了一团。而“懒蚂蚁”们则不慌不忙,带领蚁群向新的食物源转移。原来懒蚂蚁们不是懒,而是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侦察上。它们看起来游手好闲,但脑子里没有停止过思考,这就是著名的“懒蚂蚁效应”。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距,不是努力的程度,而是思维的深度。没有深度思考,所有勤奋都是白搭。希望新站教师都做一只勤于思考的“懒蚂蚁”,继续探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和人工智能教育。

推荐访问:技术培训 教师 信息 关于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总结方面好的题目 关于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总结报告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总结与反思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总结发言 2020年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总结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活动总结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内容心得 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总结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活动感悟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讲稿

版权所有:益聚范文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益聚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益聚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54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