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专题范文 > 教师的知识结构中的核心是什么3篇

教师的知识结构中的核心是什么3篇

发布时间:2023-04-30 19:25:05

教师的知识结构中的核心是什么3篇教师的知识结构中的核心是什么 032比较借鉴┆校园在线ASIA-PACIFICEDUCATION浅谈教师学科知识结构的重要性及设想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外纳初级中学&e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的知识结构中的核心是什么3篇,供大家参考。

教师的知识结构中的核心是什么3篇

篇一:教师的知识结构中的核心是什么

2比较借鉴┆校园在线ASIA-PACIFICEDUCATION浅谈教师学科知识结构的重要性及设想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外纳初级中学 张红永 赵军林 何 彰一、教师学科知识结构和学科教学知识的区别与联系教师学科知识结构是教师能否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条件。学科知识结构是指教师不仅要掌握深厚的本学科知识,而且要拥有跨学科的综合知识, “广博”与“深厚”并存。理想的复合型学科教师至少要在掌握本学科知识的同时熟悉其他学科知识,即“一专多能”。学科教学知识是指教师通过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呈现和表达学科知识,是教师将基本知识、技能和概念以便于学生理解的形式传递出去的能力,即教学经验。它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的积累和沉淀。学科教学知识的发展要以厚重的学科知识为基础,只有对学科知识具备透彻的理解,学科教学知识才会随着教学经验而发展,所以学科教学知识也属于学科知识范畴。二、学科知识结构对学校管理和学校良性发展的影响教学质量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决定一所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教师队伍。好的学校必然有一支专业素质过硬、教学思想方法超前、学科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然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广大农村学校,学科结构合理的学校凤毛麟角,甚至一些城区学校都要招聘部分专业的临时校聘教师,这给学校的管理和良性发展带来诸多不便。这时“一专多能”的教师就能填补学校教师学科结构失调的缺陷。在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对本专业学科知识储备的深度和广度固然重要,但同时能具备跨学科(一门或多门)的专业技能知识,对学校的管理和发展将会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学校受编制的影响,不可能完全在政策上实现学科结构的合理配置,通过专业上的“一专多能”弥补政策性的缺失,才能开足、开齐各类课程。三、教师学科知识结构对实现教学目标的影响1. 从组织课堂教学进行分析。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对于整个教学组织来说非常重要。比如,在数学“图形变换”的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皮影戏”的起源、原理从语文、历史文化、物理学的角度引出“视图与投影”;通过“韩信点兵”的典故引出具体方程;通过“天狗吃月”的故事引出“圆的位置关系”等。在体育教学中穿插“数学游戏”。在古诗词教学中刻意遴选有数字的诗词进行“群文阅读”,如郑板桥的《咏雪》、邵雍的《山村咏怀》,从数学的角度感知诗词意境。这样的方法能使整个课堂的氛围活跃起来,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地融入教学中,更加有效地进行学习。2. 从教师的角度进行分析。教师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完备的学科知识符合“学高为师”对教师的诠释。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其对所教学科的认知高度。当教师对自己所教学科有充分的了解,并且能够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能够将本学科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进行有效融合,那么这个教师对自己教授的学科就有了充分的驾驭能力,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也会被无限地放大,学生就会“爱屋及乌”,教师在讲课过程中也就会很轻松,且讲课效率也会大大提升,从而实现自己在教授过程中的价值和意义,达到一种双赢的效果。四、几点建议和设想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教师学科知识结构对于课堂的氛围、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的专业素质等都有着极大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该努力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对自己的学科有充分的了解,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作为教师的价值和意义。鉴于此,我们在师资培养方面可以尝试从以下两方面入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充实教师学科知识结构。1. 培养现有年轻教师。近年新录用的教师由于进入门槛高,本身的基本素质过硬,可塑性较强,在新的岗位上,应尽可能让他们去尝试与本专业相近的课程的教学工作,加大综合学科的培训力度,将他们培养成“一专多能”的“小综合”教师。2. 倡导师范类院校大力开办全科教师教育专业。从长远来看,倡导师范类院校大力开办全科教师教育专业,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教师人才才是解决矛盾的重要手段,比如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师生”,教啥像啥,基层学校要的就是这样能教数学的体育教师。参考文献:[1] 付秀丽 . 利用双主体理论探索初中英语教学改革 [J]. 中学生英语园地(教学指导),2012(10):84-85.[2] 李芳 . 关于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职责的研究 [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7.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农村中小学教师学科结构现状及对策”(立项编号:GS〔2018〕GHB31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队伍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支柱,在乡村学校已成为一个薄弱环节,尤其是教师学科结构已不能满足学校开齐国家规定的各类课程。本文就教师学科结构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的区别与联系、学科知识结构对学校管理和学校良性发展的影响、教师学科知识对实现教学目标的影响等方面,论述教师学科知识结构在学校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几点建议和设想。关键词:学科知识结构;学科教学知识;教师队伍;全科教师

篇二:教师的知识结构中的核心是什么

的专业知识结构

 赵业新 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相对于其他专业人员是有所区别的并显得相对复杂一些。因为教师的知识是必须经过“处理”之后并采用恰当的方法才能传授给学生的。他必须要有适合教育对象的专业知识结构才能以最佳的方式传授给学生。

 从教师专业知识功能出发教师专业知识可以分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中“通识性知识、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是教师知识的三块“桶板”而“实践性知识”是“箍桶”的“铁条”这三块“桶板”只有通过“铁条”的整合才能内化为教师自己的专业素质。

 1、通识性知识 教师的通识性知识包括深厚的文化基础和广博的文化视野。

 教师需要有深厚的文化基础这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人文学科的有关知识和理论。普通文化知识具有陶冶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的内在价值。它可以给教师以深厚的文化底蕴、高品位的人文修养和艺术美感形成饱有学识的智者气质。

 广博的文化视野包括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域文化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等。它可以使教师具有博古通今、纵览中外的视野和胸怀给教师以更广阔的文化基础和时代意识。

 “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的通识性知识惟有通过广博的阅读才能获得。读书酿的是为师的气质。

 2、本体性知识 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如语文知识、数学知识等这是人们所普遍熟知的一种教师知识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知识是教师知识的“主干”和“核心”部分。所谓“术业有专攻” 教师应对的学科的基础知识有广泛而准确的理解熟练掌握本学科相关的技能、技巧。“正确性”是教师的第一要求否则就视为学科知识的“硬伤”而不能取得本学科的教师资格。“熟练”才有可能心思去设计教学在课堂上更多地关注学生和整个教学的进展状态而不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不要把知识讲错、习题做错上。

 3、条件性知识 教师的“条件性知识”主要由帮助教师认识教育对象、教育教学活动和开展教育研究的专门知识构成。在教学过程中“条件性知识”涉及教师对“如何教”的理解。例如如何处理教材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课堂中如何组织、设计和实施评价等。“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被称为教师成功进行教育教学的“条件性知识”。

 具备“条件性知识”有利于教师认清中各种复杂的教育教学现象不断增强工作的自觉性有利于帮助教师对“本体性知识”进行思考和重组以使学科知识顺利地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的接受的知识从而更加自如地进行创造性教育教学活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比如教师在教学法中运用教育机智地处理突发事件巧妙地化解矛盾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要想学会运用这种教育机智就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体验、积累。

 因此从本质上说教育机智是一种“实践性知识”是教师所具有的情境知识的外在反映它不象其它知识是共同的而往往带有个人色彩是最具个人特色的知识。

 可以这么说条件性知识是教学过程中处理问题的原则而实践性知识则是教学过程中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

篇三:教师的知识结构中的核心是什么

21年(第11卷)第21期 专家论坛1 当代体育科技(Contemporary Sports Technology)基金项目:2019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的部分成果(JCJYC19131612)。作者简介:康颖珠(1975—),男,本科,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管理。

 陈峰(1982—),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21世纪以来,国际上各教育强国都提出了适合本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2014年,我国也提出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为落实我国“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 [1] 。这也标志着我国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深化发展,这要求体育教师也须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才能在改革中更好地贯彻核心素养教育理念 [2] 。然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1-1579-0908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体育教师知识结构的 构建研究康颖珠 1

  陈峰 2(1.周口经济开发区实验学校

 河南周口

 466000;2.周口师范学院

 河南周口

 466001)摘

 要:初中体育教师知识发展是贯彻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必要环节。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构建了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体育教师知识结构体系,该体系由体育学科基础知识和体育学科教学知识2个维度组成,其中体育学科基础知识分为运动技能知识、健康体育知识、体育文化知识3个要素;体育学科教学知识分为体育学科教学理论知识和体育学科教学实践知识2个要素。关键词:教师知识

 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

 体育教师中图分类号:G80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1)07(c)-0001-05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Knowledge Structure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re QualityKANG Yingzhu 1

  CHEN Feng 2(1.Zhouko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Experimental School, Zhoukou, Henan Province, 466001

 China;2.Zhoukou Normal University, Zhoukou, Henan Province, 466000

 China)Abstract: Junior middl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knowledge development is necessary link to implement core marking education concept. The paper uses the method of documentary, interview and logic analysis to build the system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knowledge structure, the system consists of two dimensionality with basic knowledge of sports discipline and physical teaching knowledge, basic knowled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discipline consist of three factors with sports skill, health, sports cultural; teaching knowled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discipline consist of two factors with physical education theory knowledge and physical education practice knowledge.Key Words: Teachers" knowledge; Core quality; Discipline core quality;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而,各学段的学生特点不同,初中阶段是青少年学会主动学习,养成良好习惯和品格的关键阶段。初中体育教师须根据体育学科特征和初中生的特点优化现有知识结构 [3] 。初中学段的体育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知识结构才能更好地进行专业发展、培育初中生的核心素养,值

 2021年(第11卷)第21期 专家论坛2 当代体育科技(Contemporary Sports Technology)得思考。该研究在厘清核心素养与初中体育教师知识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提出初中体育教师应该具备的知识结构,进而对初中体育教师知识结构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从而提出完善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体育教师知识结构的应对策略。1

 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与初中体育教师知识林崇德先生指出,核心素养是基础教育的顶层理念,是课程改革的产物,是学生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4] 。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学科育人意义上的延伸,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体育学科的具体化表现。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指向的是体育作为学校领域的一门学科,由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和教师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构成,其中教师对学生体育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的重要内容 [5,6] 。众所周知,知识是促使人们形成品质和能力,形成素养的基础。体育教师必须掌握足够的体育学科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具备良好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及其他学科核心素养,才能更好地在教学中培育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7] 。从提升体育教学质量的角度讲,核心素养与初中体育教师知识二者相辅相成(见图1)。核心素养是初中体育教师知识发展的理论基础和评价标准 [8] ,指引着初中体育教师进行知识结构优化。初中体育教师知识的发展既影响着初中体育教师学科核心素养的提高,也影响着初中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因此,厘清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与初中体育教师知识之间的关系,是优化初中体育教师知识结构的必然前提。2

 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体育教师知识的应然结构2.1 构建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体育教师知识结构的依据与其他学科相比,体育学科的教学有较强的特殊性,必须结合教师知识结构研究的理论和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构建初中体育教师知识结构体系。2.1.1 教师知识结构分类研究为初中体育教师知识结构体系构建奠定理论基础国内外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教师知识结构进行了分类。国外学者对教师知识的研究较早。舒尔曼从教学要素及教学推理与行动的角度将教师知识分为7类 [9] 。科克伦从建构主义的视角将教师知识分为一般教学法知识、学生知识、学科知识、教学情景知识4类。盖斯-纽莎姆从知识融合或转化的角度厘清了教育知识、情境知识、学科内容知识3类知识与学科教学知识的两种关系 [10] 。国内学者对教师知识的研究起步较晚,在借鉴国外教师知识研究的基础上也提出了各自的观点。衷克定、申继亮、辛涛等学者从知识功能的角度出发,将教师知识分为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 [11] 。朱淑华、唐泽静、吴晓威等学者在回顾和归纳国外学者对教师知识结构分类研究的基础上,基于亚里士多德“属+种差”的视角,将教师知识分为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一般文化知识4种类型。虽然以往学者对教师知识结构的分类标准并不统一,但是均指向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所需的知识。由此得到启示,要根据培育初中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知识需要,来构建初中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体系。2.1.2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为初中体育教师结构体系构建指明了方向众多学者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维度的构建和内涵的阐述,为初中体育教师知识结构体系的构建指明了方向。美国在2002年制定的《“21世纪核心素养”框架》中明确指出,体育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包括5方面的内容:利用健康信息增进自身健康、学会身心健康的具体措施、通过信息做出健康的决策、会制定和监测自身与家人的锻炼及健康情况、学会了解国际公共卫生与安全情况。英国则是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针对性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具体目标和内容,即5~7岁培养体育兴趣与习惯、8~11岁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同时培养创造性及想象力、12~14岁发展运动项目的一般技战术水平、15~16岁形成较高水平运动技能。加拿大将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分为4个方面,包括积极生活、动作技能、安全公平参与和领导力。澳大利亚则是从社会需求和个人发展2个层次提出了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3个方面,即通过体育学习使学生适应未来生活、身心健康、勇于挑战困难 [12] 。现阶段,国内学者对中国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基本结构的认识较统一,多是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他国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基础上进行构建。赵富学从学科结构理论中“过程-结构”的要素组建角度,将体育学科

 2021年(第11卷)第21期 专家论坛3 当代体育科技(Contemporary Sports Technology)核心素养结构要素分为体育品德与修养、运动兴趣与能力、健康行为与习惯、运动品质与意志 [13] 。于素梅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和全面发展的视角,认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应包括体育情感与品格、运动能力与习惯、健康知识与行为 [14] 。袁鸿祥认为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健康行为、运动能力、体育品德、体育情感 [15] 。国内外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均是围绕通过体育参与如何实现体质健康,以及体育参与如何获得良好的精神与品格展开的。由此得到启发,体育教师知识结构体系的构建应指向如何使教师自身和初中生获得健康并形成良好品格。2.2 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体育教师知识结构与要素的确定2.2.1 二维度的确定通过对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体育教师知识结构依据的综合分析,参阅已有体育教师知识结构研究的文献,并在访谈一线初中体育教师和初中体育教学方面的专家后,认为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体育教师知识结构体系应围绕促进初中学生提高体育学科能力,进而形成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进行构建,具体可分为体育学科基础知识和体育学科教学知识两大维度。知识、能力、素养三者之间,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形成素养的基础。体育学科基础知识是教师进行体育教学,并使学生形成体育学科能力的基础,也是产生体育情感、形成体育品质的基础保障。体育学科教学知识是体育教师将基础知识转化给学生,并让学生将体育学科基础知识内化,进而形成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关键。为此,体育学科基础知识和体育学科教学知识协调统一,缺一不可。2.2.2 五要素的确定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体育教师知识结构体系的维度确定后,还需要对2个方面的知识维度进一步细化,即每个方面包括的具体要素。一方面,体育学科基础知识是教师和学生都应具备和发展的基础知识,是凸显体育学科特征的学科知识,是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相对应的知识。体育学科基础知识由运动技能知识、健康体育知识、体育文化知识三要素组成。运动技能知识是体育学科特有的知识,是教师和学生运动参与的基础必备知识,是学生掌握走、跑、跳、投及各运动项目的技术技能,提高或保持运动能力、养成运动习惯的知识。健康体育知识是保障教师和学生进行科学运动、产生体育健身能力的知识,是防治运动损伤、进行体育康复、健康饮食营养的知识,是形成健康行为和习惯的保障。体育文化知识是教师和学生了解体育及体育项目历史文化和体育精神的基础知识,是更好地产生体育情感、形成体育品质的保障。另一方面,体育学科教学知识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内化体育学科基础知识并形成其自身素养的知识。体育学科教学知识由体育教学理论知识和体育教学实践知识2个要素组成。体育教学理论知识主要包括学生知识、体育教与学所需的一般理论知识、体育教学情境设置的理论知识、体育成绩测量与评价的知识,主要体现的是对初中学生身心特征,以及体育学科知识、能力、素养的现状与变化测评的知识。体育学科教学实践知识是体育教师引导学生对体育学科知识进行思考、总结,并促进学生不断产生体育情感、形成体育品格的知识,主要体现在应对不同体育教学情境的经验性知识。2.3 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体育教师知识结构体系及关联性2.3.1 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体育教师知识结构体系教师知识结构分类是多样化的,而初中体育教师知识结构体系的构建,是为了更好地提升初中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更好地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根据初中体育教师知识结构维度与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图示的方式呈现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体育教师知识图1

 核心素养与初中体育教师知识关系分析图

 2021年(第11卷)第21期 专家论坛4 当代体育科技(Contemporary Sports Technology)结构体系(见图2)。从图2可看出,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体育教师知识结构体系中,体育学科基础知识和体育学科教学知识2个维度互为基础与保障,二者协调统一。体育学科基础知识对应初中体育教师教学的本体性知识,体育学科教学知识对应初中体育教师教学的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结构分明、层次清晰,利于初中体育教师反思自身知识现状水平,进而促进初中体育教师知识发展,从而更好地培育初中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2.3.2 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体育教师知识结构体系关联性首先,看初中体育教师知识维度的关联性。体育学科基础知识突出了体育学科特征,体现的是体育学科内容知识。体育学科教学知识体现的是体育学科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体育教师的学科基础知识对应的是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体育精神、健康行为、运动习惯等素养形成的基础知识,也是初中体育教师应掌握的体育学科内容知识。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体育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则是围绕培养学生“运动技能学习能力”“体育健身能力”两大体育学科能力展开教学所需的知识,也是更好地引导学生养成体育品格,生成体育精神所需的各种教学实践经验知识 [16] 。其次,看初中体育教师知识要素的关联性。一是,体育学科基础知识的运动技能知识、健康体育知识、体育文化知识3个要素知识相互联系,对应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素。核心素养指向适应未来社会和终身发展所需的能力和品质,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则是体育学科给人们适应未来所需的体育能力和体育精神品质。运动技能知识是体育学科特有的知识,是人们能够进行运动参与,形成和增强体育兴趣的...

推荐访问:教师的知识结构中的核心是什么 知识结构 核心 教师

版权所有:益聚范文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益聚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益聚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5462号-1